导语
近年来,笔者在城区和乡下的一些建筑工地“淘宝”时,有幸发现了一些青花瓷碗残片,有几块碗底印着各种风格的“善”,不由联想起古人对“善”的推崇与传承......
子曰《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的“善”主要讲的是好的或者不好的;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中的“善”指的是水利万物而不争;许慎《说文解字》:“善”,吉也……。而青花残瓷碗心的“善”字,使人端起碗来看见它,在这里个人理解为另外一种语言,那就是“善待粮食”。
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诗中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耳熟能详的古诗,就是对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最好诠释;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朱子家训》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都是指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和物质基础,因为在古代社会,种地都是由人力来完成的,然而农业又是一项重体力劳动,再加上汉民族又特别喜爱食用稻米,而稻米又是一种非常难于管理的作物,所以农业当然是最苦最累的!这其中包括每一粒粮食从播种、生长、抽穗、开花到结果、成熟;除草、施肥、浇水、松土等无不需要人们辛勤的劳作和辛苦。“人种粮,粮养人”,珍惜粮食就是尊重劳动,敬畏自然的体现,惜粮就是惜福,把珍惜粮食的观念根植在每个人心中,善待粮食 杜绝浪费。
这几件青花残瓷碗心的“善”字,是古代制瓷艺人的匠心构思,聪明智慧的具体表现,暗语珍惜粮食,同时也借喻“善”字告诉自己,如果没有粮食,制瓷艺人也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生产出瓷器提供人们使用;同时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古人祈福太平生活,希望健康长寿的美好诉求,也是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艺术,民间风俗的真实写照。
“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粮食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最好的馈赠,节约是一种美德,杜绝粮食浪费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更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来源:德安发布
编辑:兰大坤
审核:李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