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1+3+N”产业体系?
“1+3+N”产业体系是我县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构建的产业体系,“1”:即新经济新动能,突出实施“数字+”战略,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新引擎;“3”:即现代轻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推进产业规模化扩张、智能化改造、集群化发展、品牌化建设;“N”:即绿色食品、矿业新材料、现代中医药等N个特色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形成特色优势。
二、什么是企业技术中心?
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遵循科技与市场发展规律,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组建的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开发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进步和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托。分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一般每年由省、市财政、工信、税务部门分别依据《江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和《九江市市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分别开展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自2021年起,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前提必须是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通过评价,获得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资格的企业,每两年需接受一次复评,复评不通过,则取消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资格。
三、什么是工业设计创新券?
工业设计创新券是政府免费发放的一种权益凭证,用于支持有工业设计创新需求的企业(以下简称“需方”)向专业设计机构(以下简称“供方”)购买产品设计服务,通过鼓励性后补助方式促进企业加快产品和设计创新。工业设计创新券为电子券形式,通过创新券服务平台实现运行和使用,实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批。供方不定期在创新券服务平台上发布标准化设计产品;需方在创新券服务平台上提交产品设计需求,并选择供方的标准化设计产品。供需双方签订合同后,需方通过创新券服务平台申请创新券,审核通过后即获得不超过合同金额50%的创新券资金扶持,只需向供方支付剩余购买费用。
四、什么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就是一套国家标准体系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就是指贯彻并导入这一套标准体系,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最终输出是建立在企业的信息化基础上帮助企业打造出属于企业的新型能力。这个新型能力可能以后成为企业市场供应商采购时所需要选择的方向,企业贯标证书等级也会成为市场采信的等级。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一套标准,这套标准有10个标准,其中五个标准是指导企业上信息化的过程中对企业流程的梳理,岗位职责的明确和部门的考核制度的建立,现在企业逐步上了信息化系统就要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管理企业才能更好的支撑企业信息化的落地使用,更好的帮助企业规划下一步信息化的搭建工作,有效的帮助高层对数据利用分析,另外五个标准是数字化转型的参考价值引导企业更有效的利用生产,管理数据。
五、什么是绿色工厂申报?
绿色工厂就是实现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绿色工厂申报分省级和国家级,每年申报一次,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586号,以下简称《通知》)、《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工信节能字〔2016〕623号)要求,参照《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36132-2018)标准,各申报企业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现场评价,评价合格后再向所在地工信部门提交相关申报材料。经省工信厅组织专家评审后,遴选确定每年度省级绿色制造名单,同时择优向工信部推荐国家级绿色工厂申报。通过国家和省级评审并获得绿色工厂称号的企业,每三年复审一次,复审不合格取消资格。
六、什么是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
为引导企业树立“亩产效益”的发展理念,促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统一,推进要素资源差别化配置,提高要素资源利用水平,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自2021年起在全县开展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评价对象主要为依法取得5亩(含)以上用地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第二阶段逐步开始对租赁企业、规下工业等企业的评价,最终实现工业企业全覆盖。通过对企业的亩均税收、亩均营业收入、亩均固定资产投资、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单位能耗营业收入、单位排放营业收入等指标按一定标准进行赋分,根据企业综合评价最终得分进行排序并结合企业实际,将评价企业分为“4+T”类。A类为优先扶持类,B类为激励提升类,C类为整治提升类,D类为限制倒逼类,T类指列入综合评价但可暂不列入分类评价、暂缓实施差别化政策的企业。
七、什么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增长模式,升级研发平台、工艺流程、产能产品、核实设备,提升质量效益、竞争能力,最终达到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优势转变、高污高耗型向绿色循环型转变。
八、什么是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采用先进的、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对现有设施、生产工艺条件进行的改造
九、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等特征。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做好2020年年度和2021年月度调查单位审核确认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标准对在库的规上工业进行战略新兴企业的申报认定,经认定后的才能列为战新产业,具体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数字创意产业等8个行业。
十、什么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经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下简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专注主业,产品精良或服务精准,工艺、配方、原料独特,技术、管理或商业模式创新,在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创新型等方面表现突出,代表细分行业发展方向,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
“专”,即专业化。是指采用专项技术或工艺通过专业化生产制造的专用性强、专业特点明显、市场专业性强的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用途的专门性、生产工艺的专业性、技术的专有性和产品在细分市场中具有专业化发展优势。
“精”,即精细化。是指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或工艺,按照精益求精的理念,建立精细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通过精细化管理,精心设计生产的精良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的精致性、工艺技术的精深性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特”,即特色化。是指采用独特的工艺、技术、配方或特殊原料研制生产的,具有地域特点或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或服务的特色化。
“新”,即新颖化。是指依靠自主创新、转化科技成果、联合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式研制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技术)的创新性、先进性,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较高的附加值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十一、什么是“小巨人”企业?
专业化“小巨人”企业是指坚持专业化发展战略,持续专注行业细分领域,细分市场地位突出,质量品牌优,创新能力强,管理科学规范,实力业绩过硬,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成长潜力的企业。
十二、什么是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中小企业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三、什么是助保贷?
小微企业“助保贷”业务,是指建设银行向由政府、银行共同商定的“小微企业池”中的企业发放,在企业提供一定抵押或担保的基础上,由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企业助保金和政府提供的政府助保金共同作为增信手段的信贷业务。
贷款金额、期限:贷款额度10万至2000万元(含),给予借款企业可循环授信额度,根据企业用款计划分笔放款,在政府同意合作和企业能够正常还本付息的基础上,贷款使用期限最长可达到3年。
贷款用途:仅用于生产经营周转,仅用于办理流动资金贷款。
意义:“助保贷”业务的推出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自身担保能力不足的问题,扩大了企业可贷款额度,降低了融资成本。
十四、什么是财园信贷通?
财园信贷通是指省财政与县财政按照1︰1的比例向合作银行存入“财园信贷通”贷款风险代偿保证金(以下简称“财政保证金”),合作银行承诺按不低于保证金的8倍安排贷款额度,向县内企业提供贷款,财政保证金存入银行所产生的利息,作为下一年度财政保证金滚存使用。
十五、什么是工融通?
工融通是指企业自愿申请,经县(市、区)工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推荐,市工信局审核,市融担公司担保,各合作银行独立审批,给予企业无抵押、低利率,1000万元(含)以内的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