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
端午节吃粽子,已经成为我国节庆民俗之一。今时今日的粽子,几乎成了端午节的代称,甚至有人称端午节为粽子节,足见粽子作为端午的文化象征符号,在我国的影响力之深厚。
但是根据目前历史学者的研究,粽子是不是在端午节诞生之际就与端午节绑定,还存在有较大的争议。
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只是粽子起源的说法之一
有学者认为,历史上的粽子实际要比端午节出现的时间更早。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用牛角祭神的习俗,有学者认为,粽子之所以是三角形,最初的用途就是模仿和代替牛角祭神。
虽然我们现在叫“粽子”,但是其实“角黍”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作为粽子的专称,使用的时间是最长的,从南北朝开始一直到清代,一直有人使用这个词来称呼粽子。
所谓“角黍”,“角”描述的是粽子的形状,而“黍”则描述的是粽子的馅料。也就是说,在南北朝时期粽子大量出现于历史文献之际,这时候的粽子只有一种馅料,那就是“黍”,黍是中国最早用于耕作的植物之一,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黄米。
这一时期处于初始状态的粽子,虽然叫做角黍,但实际上有两种形态。一种就是用菰叶包裹黍米的角粽,一种则是用竹筒盛装黍米的筒粽。角粽大多见于当时的北方,而南方则流行筒粽。不过,要制造筒粽,必然要用到竹子,在我国广大北方,要制作筒粽,在取材方面可不容易,因此筒粽逐步在民间消失,角粽成为一家独大的粽子代言人。
进入唐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已经扩展到大江南北,内地边疆。唐玄宗时期,宫中每到端午节,都要制作角黍、摆粽子宴。这种官府参与端午节吃粽子的风气,历经唐宋时代逐步建立了起来。
既然涉及粽子的味道
那么就不可避免地要面临
“甜党”与“咸党”的千年之争
在粽子大量出现的南北朝时期,粽子的主流是白粽,没有其他滋味。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有零星的甜口和咸口粽子出现了,最初形态的甜口粽子,就是在黍米基础上添加板栗、红枣、红豆等。而就在甜口粽子祖先出现的同时,咸口粽子的最初形态也出现了,这就是在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偶尔用作礼物赠送的肉粽子,这个时候的肉粽,馅料实际是少量禽兽肉与黍米的杂拌,因此也被称为杂粽。
从最初的黄米馅料,发展到一千五百年后的今天,琳琅满目的各色馅料粽子。我们今天能够接受的诸般美味粽子,基本都是经过历史上无数次食品PK的胜利者。在未来,我们这个吃货民族,还能够发展出哪些令人双股战栗或者令人拍手称快的新品粽子呢?来源:九江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