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一致主张拒绝在合约上签字,要求惩办北洋军阀的亲日派官僚。对外软弱无能的北洋军阀政府竟悍然出动军警镇压爱国学生,逮捕示威学生。次日,北京学生宣布总罢课。5月6日,九江各校学生举行会议,联名通电北京政府,拒绝巴黎和约签字,要求立即释放被捕的学生。7日,南昌各校学生群情愤慨,立即行动,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每个参加游行的学生手中拿着小白旗,旗上写着“诛卖国贼”“抵制日货”“同胞速醒”“力争青岛”“救被捕北京学生”等口号,声势之大在江西史无前例。
九江南昌学生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行动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德安县城,激起德安人民的强烈反响。具有爱国激情的德安知识青年,立即响应,商议行动计划。5月13日,德安县立高小和私立沈毅学校两校青年教员和学生共400余人,集会于县城东门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集会上,沈毅学校教员蔡双峰等人发表演讲,痛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坚决支持北京学生的五四爱国行动,并当场通过四项决议,决议为举行罢课、开大会游行示威、组织宣传队和抵制日货。
东门观集会之后,私立沈毅学校学生熊好生联合一些青年教员,在县城组织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除青年教员和学生外,部分店员和平民参加游行示威。游行者手执小旗,旗上写着“抵制日货”“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收回青岛”“拒绝和约签字”等。几个学生抬着巨型中国地图模型,地图上写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国四万万同胞——睡狮快觉醒”的字样。游行队从县立高小、沈毅学校门前出发,经过通津街,出南门折止新街口,再向德安火车站。前排学生敲着洋鼓吹着洋号,沿途商民群众立街道两旁观看。学生宣传队向观看的市民进行演说。听到演讲的人群无不愤慨,他们中有的人也自动地加入游行的行列。游行队伍经过火车站沿铁路进入大西门,午后才回到学校。
自此次游行声援北京五四爱国行动后,五四运动成为人们谈论的中心话题,德安各界人,士开始普遍关心国家大事了。5月下旬,沈毅学校和县立高小的两校学生成立宣传队,继续在县城各阶层市民中进行宣传活动。宣传队用通俗朴实的语言,详细地讲述巴黎和会上英、法、美、意、日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以及中国遭到的奇耻大辱,号召广大民众起来抵制日货。人们仇恨帝国主义和卖国贼的心理越来越强烈。宣传队得到各阶层民众的拥护与支持。宣传和抵制日货运动,开始只有两校学生和青年教员参加,后来,铁路工人、码头搬运工人、店员工人和市民纷纷响应,许多商店门口或柜台上都插有“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小旗。德安车站的装卸工人和码头上的搬运工人自觉地行动起来检查仇货。人们不再用“东洋伞”,街道旁树立宣传外国货的商标广告被锯倒在地或毁掉。运动不断深入发展,从县城扩展到近郊农民,一直延续到6月上旬。
德安声援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鲜明地革命性。其参加的人数之多,持续的时间之长,是德安以往爱国运动未曾有过的,德安各界群众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不屈不饶,英勇斗争,充分体现了德安人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强暴的大无畏革命气概,在红色的赣北大地上具有很大影响。
(摘自《中国共产党德安历史》第一卷)
编辑: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