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九江日报:百岁劳模心向党

2019-06-28 13:25  阅读:0 

                                                                                                             陶良飞

她是一位女性,又年居百岁高龄,还是家喻户晓的劳模,更是一位有着64年党龄的老党员,这四个标签如“集于一身”,她就是德安县丰林镇乌石村木梓林胡家万细妹。

爱劳动——十里八村美名扬

万细妹1920年11月出生,按农村习俗,上了年纪的人都会按虚岁纪年,今年正值百岁。她幼年贫困,被其父送往同乡胡氏家中寄养,后与一同长大的胡兰爱结为伉俪。婚后,万细妹里里外外地操持着家庭,不让丈夫有一点担心。

据邻居胡弟信老人介绍,上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集体实行的是农业生产合作社,采取的是“评工记分”制,男劳力一天记10工分;女劳力一天记6到8工分。因能吃苦,不怕脏累,她每天总是第一个到集体“上工”,每次评分都能得到最高的工分,像挑塘泥、烧石灰这些连男人都觉得有些吃力的重活,她却满不在乎,虽然汗流浃背,负重弯腰,但在她心里却乐开了花,她誓要“满腔热血献国家”,不仅如此,她还在家中养了两头母猪,收益用以贴补家用,作为一名女性,这样的劳动强度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不敢想象的。

万细妹的勤劳,也一传十、十传百地在大家伙中传开了,当县里要在全县范围内表彰劳模时,大家都一致地认为她是最合适的人选。就这样,她成为了德安县上世纪五十年代一名杰出劳模,受到了工会领导的表彰。评选上劳模后,她的干劲也更足了,在村里处处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1955年4月,她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有人曾问她,“你入党究竟为的啥?”她坚定地说道,“共产党员不是要‘当先锋’、‘做模范’么?所以我要向党组织积极靠拢。”

睦家庭——孝婆爱幼育他孩

冰心先生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而家正是以爱为圆心、幸福为半径的一个圆。万细妹夫妻一直未生育子女,后来侄子寄养在她家抚养,虽不是她亲生,但她视若己出。丈夫胡兰爱先后在原狮子公社、河东公社等单位任职,长年在外工作,很少照顾家庭,婆婆又体弱多病,全靠她里里外外地操持着这个家。侄子婚后,共生育六个子女,全是她含辛茹苦地抚养成人。每每忆起养育之恩,长侄孙胡茂勇就感激涕零,铭诸肺腑。“小时候,要没有她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兄弟姊妹六个根本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眼见万细妹年事已高,她侄媳也已耄耋之年,生活越来越需人照料,有人建议,可以请个保姆。对此,六个侄孙坚决反对,虽然他们家有这个经济能力,但毕竟保姆哪有亲人照顾贴心呢?于是,老大胡茂勇提议,由已退休的四个兄妹每人一个月轮班照顾老人。而老人也非常满意,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2012年,黄梅胡氏宗亲联谊会,知晓她的“家事”后,特颁发给万细妹“2012年度感动胡氏家族和睦家庭奖”,采访时,客厅中央这块金晃晃的奖牌,正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助邻里——润物无声淳民风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万细妹虽然不懂得很多大道理,但她心里却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做事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人一定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

乌石村委会干部胡华明和万细妹同在一个村庄,他告诉笔者,平时万细妹是个乐善好施极其慈善的老人,这么多年来,从未和村子里的任何人红过脸,在村子里的口碑极佳。以前,若是东家没有米下锅,西家需要钱急用,她都会雪中送炭,有求必应。如今,虽然她行动不便,眼耳不灵,但她心态却很好,总是告诫后人要与人为善,不怕吃亏,这也正是她的“长寿秘诀”。在她的垂范下,这个一百多户的木梓林胡家大村庄民风淳朴,贤能辈出。

(九江日报2019年6月27日3版)

1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